最近,市实验小学校园内一片沸腾。该校五(2)班学生秦初象获得了第二届中日韩国际二胡大赛(东京)总决赛非专业少年组一等奖。一个年仅11岁的小女生,在这个由日本二胡学会会长亲自担任评委会主任、中国9大音乐学院老师担任评委的国际大型二胡比赛中,凭借一首优美的《查尔达斯》斩获一等奖,实在让人佩服。日前,记者走进秦初象的家,对其进行采访。
一走进秦家,记者就被客厅墙上所挂的一张艺术照所吸引。照片中一个可爱、灵动的小女孩穿着漂亮的黑色小纱裙,双手拿着一把二胡,露出开心、自信的笑容。那双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里透露出慧黠与灵气。看着照片,秦初象的母亲徐清告诉记者,他们原打算让孩子通过学习钢琴提升气质、增添乐趣,谁曾想,小初象竟一下子迷上了二胡,并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秦初象5岁时开始学习钢琴,但每次上钢琴课,小姑娘总显得兴趣不高。恰好那时候本地颇有名气的二胡老师龚心泉就住在秦家不远处的巷口。每天只要优美动听的二胡声一响起,秦初象就会奔出家门来到龚老师那里,并且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小初象对弹钢琴不感兴趣,但对二胡很是热衷。一次,小初象的母亲带着试探的语气询问她:“初象,你是不是想学二胡?如果想,妈妈带你去龚老师那儿学好吗?”一听妈妈这话,小姑娘随即露出笑脸,抱着妈妈的胳膊央求:“想啊,妈妈你带我去学二胡吧,我好喜欢。”看到女儿对二胡所表现出的这份浓厚兴趣,秦初象的父母经过一番商议后,决定让女儿放弃学钢琴,改学二胡。从此,在龚老师那里,秦初象的二胡梦正式拉开序幕。
人常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一把小小的二胡,只有两根弦,却要拉出那么多的旋律,其难度可想而知。刚开始,家人总担心小小年纪的初象会坚持不下来,但出人意料的是,从拿上二胡那一刻起,小姑娘就再也没有放下。每当别的小朋友上完培训课出门玩耍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家里,一遍遍练习拉老师所教的曲目,直到每一首曲子、每一个音节都拉出正确的音符,才算满意。进入小学以后,完成课业之余,小初象仍坚持每天雷打不动练习二胡三个小时。许多与秦家相熟的人问初象:“别人玩乐,休息,你却在拉二胡,不觉得枯燥、乏味吗?”她坚定地告诉那些叔叔阿姨:“我喜欢拉二胡,觉得拉二胡很快乐。”
正是这份执着与热爱,再加上龚老师的指点和她自身长期刻苦的练习以及对音乐超强的感悟能力,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秦初象的二胡演奏水平突飞猛进。近年来,她先后在国家、省、市等多个级别的二胡比赛中获得数十个大小奖项,并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扬州电视台相关栏目的现场演出。2009年,秦初象还参加了首届中韩魅力风采国际艺术展演活动,成为高邮第一位走出国门的少年二胡选手。
不少人认为,学习艺术会影响孩子的文化学习,而秦初象恰恰相反。现在已是小学五年级的她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仅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还曾被评为省级“四好少年”。那么,小初象是如何做到拉二胡、学文化两者兼顾、齐头并进的呢?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小姑娘表示:缺少了耐心和意志力,就不会学好二胡;没有较高的领悟性和理解力,就不会在二胡演奏水平上有大的提高。而要想学好文化知识,耐心、意志和好的领悟性,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所以这些年自己坚持不懈学二胡,既提高了自己的二胡演奏水平,又对自己的文化课学习大有帮助。
在谈及自己6年来学习二胡的感受时,她说:“学二胡让我体会到了辛勤付出之后所收获的快乐与满足,同时也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对于未来,秦初象表示,不管多难多苦,她都将继续坚持追求自己的二胡梦,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二胡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