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础 筑防线 保安全 不断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新发展 2024年01月10日  

市委书记张利在国务院安委办来扬考核期间安全检查

市长田醒民全国“两会”期间检查安全生产

市委副书记郑志明国庆期间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深红带队进行中秋国庆安全大检查

市委常委会研究安全生产工作

“大比武、大练兵”执法培训

城南新区安全生产周例会

市第一督导组督导城南新区

局长与您面对面

第一届青年企业家安全发展论坛

6·16安全生产月集中咨询活动-企业负责人集中宣誓

召开专委会会议暨省巡交办问题整改推进会

12·2全市服装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动员会

锂电池安全发展联盟成立

消防应急救援演练

指导企业开展消防演练

队伍集中训练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党性教育

中层干部竞聘演讲

  高邮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市应急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强化年”“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等行动,全力防风险、遏事故、保安全,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可控;荣获省行政执法工作先进集体、省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地区、扬州市基层基础建设先进集体、扬州市级文明单位等称号;高邮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通过省厅规范化建设验收、3个中队获评扬州市派驻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办理执法案例《江苏中正照明集团有限公司使用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等案》获省厅典型案例表彰。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新征程上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高邮市应急管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睁眼睡觉”的警惕性,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巩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成效,抓好省委巡视、省安全生产专项巡查交办问题隐患整改“回头看”,系统强化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构建“一键启动,全面响应,科学处置”的应急体系,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按照“六有标准”(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装备)要求,在乡镇街道建设完善基层安全监管“三委四办”体系、建立“月研周调日巡”机制、探索“派驻执法+委托执法”工作模式、项目化实施能力提升培训,安全监管力量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基层安全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以文化聚力赋能 提升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成功举办“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安全发展”第一届青年企业家安全发展论坛,来自全市13个乡镇、园区企业的150位青年企业家代表与安全专家同台论道安全发展大计。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中小学生主题征文和教师安全课件大赛、6·16广场安全宣传咨询日、典型违法案例专题展,广泛发动参与网络知识竞赛,位列扬州县市区第一。“安全生产全民培训”获全市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二等奖。党委书记、局长带队上线“局长与您面对面”融媒问政直播节目,回应社会关切,解答群众疑点。

  以专项省巡为导向,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 

  高站位配合完成省安全生产专项巡查,刚性落实397条反馈问题整改。率先启动“厂中厂”专项整治,动作“快”、措施“实”、宣传“广”、考核“严”,排查出厂中厂出租方305家、承租方791家,发现隐患6999条,已整改5416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开展有力,排查重大隐患500条,闭环整改483条。统筹开展“厂中厂”及服装小作坊、小型铸造企业、提升企业一线员工安全素质、船舶行业问题隐患专项整治四大“季度特色专项”行动。扎实开展金属冶炼企业中频炉专项整治、劳动密集型企业专项检查、化工企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化工(医药)行业领域专项执法等。

  以演练促实战 强化应急处突能力 

  获评省级安全发展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地区。开展6·30扬州城镇燃气泄漏演练,协调指导各乡镇开展以火灾事故、危化事故、交通事故、地震逃生等演练共计65场次覆盖人数达5000多人;科学稳妥处置2起过境危化品运输车泄漏事故;组织燃气救援队和重点企业社会化队伍及蓝天救援队开展集中训练;在城区桥梁放置40个应急救援箱,水域救援能力显著提高。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 全面提升能力作风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坚持制度化、常态化学习,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爱岗敬业、心理疏导、诗词文化为主题举办4期应急讲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局领导班子成员围绕九个方面,结合各自分管领域工作,开展调研。开展中层干部竞聘活动,充分调动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坚持工作推进项目化、举措清单化、进度节点化,推动干部在一线破难中长才干、在争先比拼中亮担当,全面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